碳排放核算方法知多少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05-25 08:10 点击数:
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上升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化石能源等常规能源的使用造成的环境问题及后果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随着废气污染、光化学烟雾、水污染和酸雨等的危害,以及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已被确认为人类破坏自然环境、不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常规能源的利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摒弃20世纪及以前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所谓低碳经济,就是以更少的资源使用和更小的生态代价,来支持更多的经济增长。2009年,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上将低碳经济概括为一个新的经济、技术和社会体系,与传统经济体系相比,在生产和消费中能够节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还能保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势头。
目前碳排放量核算指导性方法有三种,分别为排放因子法、质量平衡法、和实测法。根据考虑尺度的不同选用的方法也不同。
排放因子法多用于宏观尺度和微观尺度,通过排放因子数值来获取来源,相关活动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相关统计数据,排放源普查和调查资料、监测数据等;排放因子可以采用IPCC报告中给出的缺省值(即依照全球平均水平给出的参考值),也可以自行构造。
质量平衡法多用于中观尺度,像城市、住宅区碳排放估算模型的建立和研究。根据每年用于国家生产生活的新化学物质和设备,计算为满足新设备能力或替换去除气体而消耗的新化学物质份额。该方法的优势是可反映碳排放发生地的实际排放量,不仅能够区分各类设施之间的差异,还可以分辨单个和部分设备之间的区别,尤其设备不断更新的情况下,该种方法更为简便。
实测法多用于微观尺度,像碳储存、碳排放的微观生态机制过程研究。排放源的现场实测基础数据,进行汇总从而得到相关碳排放量。该法中间环节少、结果准确,但数据获取相对困难,投入较大。现实中多是将现场采集的样品送到有关监测部门,利用专门的检测设备和技术进行定量分析,因此该方法还受到样品采集与处理流程中涉及到的样品代表性、测定精度等因素的干扰。目前,实测法在中国的应用还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