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采购平台 协同办公平台 我找车物联网

新闻中心

行业动态

地下综合管廊市场达万亿 “PPP”或迎来重大机遇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9-07 12:00 点击数:

        7月31日,住建部副部长陆克华表示,住建部会同财政部开展了中央财政支持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作,确定了包头等10个城市为试点城市。随着近期的多次会议出台的相关政策影响,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逐渐变得炙手可热,“PPP模式”也随之迎来新的机遇。  
地下综合管廊市场达万亿 “PPP”或迎来重大机遇  
        最近,国务院召开了多次会议部署在全国城市中推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这项政策的出台,对于我国城市基础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长期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只重视城市“面子”工程而忽视城市“里子”工程,使绝大部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欠账太多,且各自为战、管理混乱,带来了“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严重城市建设问题。  
        地下综合管廊亦被称为共同沟,就是把市政、电力、通讯、燃气、上水、中水、排水、热力等各种管线集于一体,在城市道路的地下空间建造一个集约化的隧道或地下构筑物。搞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是项重大民生工程,不仅能提高我国未来城镇化建设质量,减少城市建设浪费、提高建设资金使用效益,更能成为我国经济稳增长的“新引擎”。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炙手可热  
        受密集出台的利好政策影响,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炙手可热,这直接就在A股的走势之中体现了出来。7月30日部分地下管廊建设相关概念股出现大涨,青龙管业涨停,巨龙管业涨8.51%,永高股份涨2.89%。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热度也体现在近期集中开工的地下管廊项目上。  
        2015年,住建部和财政部确定了在沈阳、哈尔滨等10个城市试点,计划3年内建设地下综合管廊389公里,今年将开工190公里,总投资351亿元。其中,中央政府投资102亿元,地方政府投入56亿元,拉动社会投资约193亿元。  
        目前全国共有69个城市在建的地下综合管廊,约1000公里,总投资约880亿元。  
建设资金要靠PPP  
        根据资料显示,我国城市仅供水、排水、燃气、供热4类市政地下管线长度已超过148万公里。如果按照综合管廊的设计模式,将这几种管道设计为一体,建设管廊长度约为37万公里左右,在不计算拆迁等成本的情况下,所需资金就将近4万亿元。现在摆在各级政府面前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是: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巨额建设资金从哪里来?  
        这个答案就是“PPP模式”,专家认为,采用“PPP模式”解决资金问题可谓一举三得。首先维护资金问题迎刃而解,地方财政压力不仅减小了,还会获得一定的收入。其次,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实现盈利。最重要的是,管廊将得到很好维护。而对于采用PPP模式建设的地下综合管廊,可优先将特许经营权交给参建企业。  
        河北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曾表示,河北省除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管廊建设外,也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管廊的运营,采取特许经营模式。涞源县将尝试特许经营模式,给企业特许经营权,并收取该企业一定费用。该企业则收取管线单位的租金,并负责管廊的日常维护。  
        通过“PPP模式”吸引民间资金,无疑是目前建设地下管廊筹集资金的最佳方案,这对“PPP模式”的推广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机遇,也是一场重大的考验。  
部分民间资本对“PPP”仍有疑虑  
        李克强总理曾就“PPP模式”向有关部门负责人询问:“要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即PPP模式),有没有成熟经验证明这一模式的回报率?”他的提问,也代表了不少民间资本的心声。  
        “PPP模式”是政府与民间资本合作模式,也成了政府解决公共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的重要方式。但在这个投资模式中仍存在政府职能不清、责权利界定不准等诸多问题,加之部分政府补贴等优惠政策不到位,导致民间资本投资收益过低,使不少PPP投资合作项目成为民间资本的“伤心地”,让不少民间资本望而生畏,严重制约了PPP合作模式发展壮大。  
        由此可见,要想让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能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进下去,保障民间资本的权益是当下亟需完成的工作。我国今后应继续完善相关合作内部机制,减少政府过多干扰、给予民间资本更大的经营管理权和更多项目收益权,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利益共同体,让PPP成为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新力军,并成为新一轮公共基础投资快速增长的“发动机”。  
(信息来源:中国水泥网)